2005年2月,新日鐵與淡水河谷達成鐵礦石上漲71.5%的價格協議,隨后國內外鋼鐵企業踴躍上調出廠價,現貨市場積極跟進,國內鋼價迅速攀升至歷史新高。但好景不長,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及需求低迷等因素影響下,從4月起鋼價一路下挫,至年底時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下跌超過30%,冷軋板材跌幅更是超過40%。
08年鋼價是否會重蹈05年覆轍?綜合原材料成本、產品供求狀況、宏觀環境等因素分析,我們認為行業基本面變化巨大,歷史重演的概率非常小,接下來市場更可能演繹出“高位盤整、緩步上揚”的走勢。
高成本構成支撐
一方面,從絕對價格上看,目前線材、螺紋鋼等建筑鋼材的價格要比05年同期高出1000元/噸左右,熱軋板基本持平,中厚板高出600元/噸左右,而冷軋板和鍍鋅板則仍低出1200元/噸左右。另一方面,從原料成本上看,僅考慮鐵礦石和焦炭兩項,噸鋼成本就比05年增加約1100元/噸?;诟叱杀镜闹?,我們認為今年鋼價下調的空間有限,即使下游需求持續低迷,類似05年依靠壓縮利潤空間應對鋼價下跌的情形也無法重現,成本劣勢的小型鋼企將被迫減停產,供給的減少反過來又將支撐鋼價啟穩。
生產增速穩步下降
05年鋼價出現大拐點的最重要原因是新增產能釋放過快、導致供給增長失控。全年粗鋼生產同比增長在25%以上,在年初的短短5個月間粗鋼月生產就增加了18.5%,環比月增長率高達4.3%。加上價格暴漲后的需求萎縮,致使供求狀況短時間內出現逆轉。
相比之下,07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鋼鐵生產明顯放緩,進入4季度后月度產量更是出現環比下跌。08年1月份粗鋼產量4089萬噸、2月份產量3856萬噸,同比漲幅分別降至7.3%和6.7%,遠遠低于去年16.8%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國家從05年下半年起嚴格控制新建產能審批的政策貢獻最大,加強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的實施力度也頗見成效。根據我們的統計,鞍鋼的鲅魚圈是05年后唯一獲批的高爐項目,而寶鋼的湛江、武鋼的防城港等重點項目都至今尚未獲得發改委正式批文。由此推斷,近年來行業內固定資產投資應該主要集中在設備更新和結構升級上。從總量上看,06年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同比負增長也預示著今年的供給不太可能失控。
分品種來看,板材的產量增幅明顯高于長材:07年螺紋鋼產量增長21.1%、線材增長12.5%,而熱軋板、中厚板、冷軋板的漲幅則分別高達29.4%、29.5%、28.2%。這一方面反映出鋼鐵企業產品結構升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多建筑鋼材產能屬于淘汰落后的對象。鑒于這些因素尚未消失,我們認為今年建筑鋼材的供求總體上仍將偏緊。這一變化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高低端品種之間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小,但考慮到當前價差與加工成本已基本相同,預計未來各品種同步上漲的可能性較大。